不灭的明灯-凯发k8国际

欢迎来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| 本站支持ipv6
您当前位置:凯发k8国际-k8凯发 > 专题专栏 > 党史学习教育 > 正文内容

不灭的明灯

作者:刘同华  发布时间:2021-07-09 16:25  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

“不忘来时路 永远跟党走”为主题的革命文物展正在国家大剧院展出。

展品中有一盏油灯静静地矗立在展柜中,尽管有些斑驳,却格外引人注目。

这盏油灯,是毛泽东在井冈山八角楼用过的油灯。正是在这盏灯的星火之下,毛泽东写下了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《井冈山的斗争》等指引中国革命前进的重要文献。

灯光为我们引燃辉煌

很多人用过的小学语文课本中,有一篇《八角楼上》,至今依然浮现在很多人的脑海中:“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,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。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,毛主席穿着单军衣,披着薄毯子,坐在竹椅上写文章。他右手握着笔,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,灯光更加明亮了。凝视着这星星之火,毛主席在沉思,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觉察到。”

这段凝练隽永的文字,配上杨之光、鸥洋所绘的《不灭的明灯》水墨画,成为永恒的经典。

1927年,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。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,毛泽东就住在井冈山的一个村子里。村子里有一座小楼,是毛泽东居住和办公的地方,因为楼顶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,所以叫八角楼。毛泽东不但白天紧张繁忙,而且每到夜晚,又在八角楼上忘我工作。

这幅《不灭的明灯》就展陈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。大幅的画面、娴熟的笔法,让人眼前一亮,在惊叹作者传神写照的艺术创造力的同时,更回想起峥嵘的革命岁月。

除了这幅画所呈现的八角楼的灯光,灯和灯光的元素多次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出现。比如苟坝的马灯。

1935年3月中央红军抵达贵州苟坝,召开了苟坝会议。这是继遵义会议之后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,是遵义会议的延续。会议从早晨一直开到深夜,争论相当激烈,除毛泽东以外,与会同志一致赞同进攻打鼓新场。

会后,毛泽东回到住处,却夜不能寐,深深担忧红军的前途和命运。思忖再三,尽管当时已是深夜,毛泽东手提着马灯,穿越崎岖的山间小道去找周恩来,希望他暂缓下发作战命令。

毛泽东找到周恩来,经过详尽分析,说服了周恩来。接着他们又找到朱德,朱德也表示赞同。

周恩来对深夜两人见面的场景记忆深刻:“毛主席回去一想,还是不放心,觉得这样不对,半夜里提马灯又到我那里来,叫我把命令暂时晚一点发,还是想一想。我接受了毛主席的意见,一早再开会议,把大家说服了。”

后来的事实证实了毛泽东的判断是正确的。

在形成了一致意见后,张闻天召开会议,紧急撤销了攻打打鼓新场的作战计划。同时决定由毛泽东、周恩来、王稼祥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。遵义会议提出的“改组党中央领导、特别是军事领导”的任务,由此得以进一步落实。

今天,人们将毛泽东当年走过的小道,亲切地称为“毛泽东小道”。正是这条“小道”,连着的是中国革命的“正道”。

灯光,为我们带来光明,驱走黑暗。

灯光,让我们看清了方向,懂得了更远的远方。

一盏油灯照亮的优良作风

五指擎天秀井冈,工农革命聚戎装。

茅坪是江西省井冈山市下辖的一个镇,位于黄洋界东北面的山脚下。当年为了上井冈山,毛泽东先会见了袁文才。袁文才虽然是共产党,但对前来的这支工农革命队伍了解并不多。于是,袁文才在与毛泽东相约见面的林家祠堂里预先埋伏了人手,出乎他意料的是,毛泽东仅仅带了几个随员前来。毛泽东以他的雄才大略与袁文才做了深入交流,相谈甚欢。毛泽东赠送100支枪给袁文才队伍,袁文才资助工农革命军1000块大洋。

就这样,一场“鸿门宴”成了“同心宴”。

次日,在袁文才的支持下,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顺利进驻茅坪。毛泽东住进了八角楼。

国民党反动派十分害怕革命力量的壮大,自然不肯任由井冈山革命势力发展,进行了一次次军事围剿。除军事围剿外,又实行了经济封锁,妄图把红军困死在山上,使根据地军民的斗争与生活处于极度困难之中。

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,食盐、布匹、药材等日用必需品十分缺乏而且十分昂贵。由于国民党卡住了四处的出进大道,盐不容易运进来,一块银元能买200多斤南瓜,却只能买四两盐。

为了厉行勤俭节约,毛泽东向全军宣布了相关规定。其中,对使用几盏油灯、几根灯芯都有明确要求:连以上单位晚上办公、开会只用一盏灯,可以用三根灯芯;不办公、不开会时则不用灯。平时,每个连只留一盏灯,只用一根灯芯,以备急用。

窥一斑可知全豹,通过这段规定,我们就能体会到当年红军作风之优。

按照当时的规定,毛泽东晚上点灯可以使用三根灯芯,但是他坚持只用一根灯芯。警卫员悄悄加上两根灯芯,可毛泽东总是默默地挑开两根。

这样的好作风得到了传承弘扬。几年后,中央苏区流传一首歌:“苏区干部好作风,自带干粮去办公。日着草鞋干革命,夜打灯笼访贫农。”这首歌,作为经典的音乐旋律,在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《伟大征程》中得到了很好展现。

除了厉行勤俭节约,还要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。毛泽东号召大家抓紧储备足够的粮食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,井冈山军民热烈响应毛泽东的号召,立即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挑粮上山运动。

一天早上,毛泽东一大早就起来找装粮的口袋,警卫员连忙拦住:“朱军长已说过,你这几天每晚都开会开到半夜,今天不让你去挑粮了。”

毛泽东笑着说:“你莫听朱军长的,他天天扁担不离肩,哪天少得了他?”

于是,毛泽东脚穿草鞋,背着斗笠、口袋走在挑粮队伍的前头。临近中午时分,毛泽东带领的“先头”部队已经各背粮食,往回走到了黄洋界。

毛泽东站在一棵大树下问大家:“站在这里,能看到什么地方?”一个战士说:“可以看到江西和湖南。”听到这里,毛泽东教导大家,干革命就要登高望远,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,还要看到全中国、全世界。

井冈山军民的自力更生,不但使红军渡过经济难关,还改善了群众的生活,更重要的是积累了政权建设的经验。正是红军反对“衣分三色,食分五等”,有了这种上下一心、同甘共苦的精神,我们的红军才无往不胜。

油灯下写出的光辉著作

毛泽东在井冈山八角楼用过的油灯,再简单不过。这盏被熏黑的、靠灯芯燃出豆点亮光的油灯,是红军在井冈山时用过的许多油灯中的一盏。它看起来是那么普通:一个20厘米高的筒做托,上面放一个盛有灯油和灯芯的小铁勺,两侧还有一个便于手提的提梁。

然而,就是在这盏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清油灯下,毛泽东写下了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《井冈山的斗争》,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、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。

八角楼的灯光,就这样在茫茫黑夜里,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。

事情要从“八月失败”讲起。当时井冈山前委是受湖南省委领导的。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时候,1928年6月30日,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携带着省委的错误决定来到井冈山,从而导致了红军大队冒进湘南,造成了井冈山斗争的“八月失败”。

湘南的“八月失败”使得井冈山根据地受到重大损失。在革命的紧要关头,党内出现严重的思想混乱。一部分人对革命的前途丧失了信心,尤其是“右”倾悲观思想重新抬头,有些人甚至提出了“红旗到底打得多久”的疑问。

为了统一认识,同时总结一年来湘赣边界斗争经验,1928年10月4日至6日,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。毛泽东主持会议,并作了报告。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《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》。

《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》,就是这个决议案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篇文章被收入《毛泽东选集》时,毛泽东作了修改,并改名为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。其实,在这之前,毛泽东还曾考虑过使用《红旗究竟能打得多久》为题。

毛泽东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并发展的原因和条件,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规律,提出了“工农武装割据”的光辉思想。

《井冈山的斗争》,是毛泽东1928年11月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,可以视为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的细化版。这两篇重要文献,前后只差一个月。

身在党中央的周恩来对毛泽东和井冈山的斗争经验非常感兴趣,认为这是当时中国革命“最完整、最成熟的经验”,并且通过多种方式向各地红军和根据地介绍井冈山斗争经验。

中共中央主办的《红旗》《政治通讯》等刊物上经常登载有关井冈山的文章。1928年11月28日,中共中央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这样讲:“惟朱毛在湘赣边境所影响之赣西数县土地革命确实深入了群众。”

毛泽东在油灯下写的这两篇文章,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。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很大特点,通篇没有引用马克思、列宁等著作中的话,但是通篇又贯穿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和方法。

毛泽东敏锐地觉察到“红色政权能够存在”的依据,并且预判出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的革命未来——“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,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,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。”

分享到:
网站地图